【数据库理论】绪论

本系列为《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刘先锋等著)》的读书笔记。
数据库系统与应用

一,数据库的概念

  1. 数据库定义数据库(DB)是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集合。
  2. 数据库分类关系数据库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
  3. 数据库基本特征
    1)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储存方法与应用程序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特性,包括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2)数据库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保证尽可能高的访问效率;
    3)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以供多个用户共享;
    4)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5)数据允许多用户共享,能够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DBMS的定义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控制。

  2. DBMS的目标
    1)用户界面友好;
    2)功能完备;
    3)效率高,DBMS应该具有较高的系统效率和高的用户生产率,其中系统效率包括:

    (1)计算机内部资源的利用率,即能够充分利用磁盘空间,CPU,设备等资源,并注意使各种资源的负载均衡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2)DBMS本身的运行效率,根据系统目标确定恰当的体系结构,数据结构和算法,保证DBMS运行的高效率;用户生产率是指用户设计和开发应用程序的效率;

    4)结构清晰:DBMS内部结构清新,层次分明既便于支持其外层开发环境的构造,也便于自身的设计、开发与维护;
    5)开放性:DBMS的开放性是指符合标准和规范,如ODBC标准SQL标准等。

  3. DBMS的基本功能

    1)数据库定义功能:DDL可以定义数据库中数据之间的联系,可以定义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和保证完整性的触发机制等,包括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模式)的定义,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模式)的定义,保密定义等;
    2)数据库操纵功能:DML可以接收,分析和执行用户提出的访问数据库的各种要求,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基本操作,如对数据库的检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可以重新组织数据的存储结构,可以完成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操作;
    3)数据库的控制功能:DCL包括整个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及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等;
    4)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指DBMS运行机制和管理功能;
    5)数据库组织和存储管理功能
    6)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数据库通信功能

  4. DBMS的组成

    1)数据库定义语言及其翻译程序:

DDL用于描述数据库中要存储的现实世界实体的语言,包括数据字典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完整性约束,物理存储结构的表述,数据库的各种数据操作和数据库的维护管理的各种依据。包括:

模式DDL:定义全局逻辑数据结构(包括所有字段的名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约束;
外模式DDL:为用户定义所用的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包括与用户的应用程序有关的字段名称,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描述外模式到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内模式DDL:用于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安排和存放方式,描述模式到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

2)数据库操纵语言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

DML用于实现对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操作,如数据检索,数据插入,数据修改和数据删除,其中数据插入,数据修改和数据删除操作又称为数据更新操作。分为:

宿主型DML:本身不能独立使用,必须嵌入到宿主语言中,如CCOLBOLPASCAL等,因此也称嵌入型DML,仅负责对数据库数据的操纵,其他工作都由宿主语言完成;
自主型DML,又称自含型DML,可以独立进行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等操作,语法简单,使用方便,适合终端用户使用;

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包括系统初启程序(DBMS神经中枢),访问控制程序,安全性控制程序,完整性检查程序,并发控制程序,数据存取/更新程序,通信控制程序;
4)数据库服务实用程序:包括数据装入程序,工作日志程序,性能监督程序,数据库重新组织程序,系统恢复程序,转储/编辑/打印程序。

  1. 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库管理员(DBA)

    1)DBA:从事数据库管理工作的人员,不是数据库的“占有者”,而是数据库的“保护者”。
    2) DBA职责

    • 在数据库设计开始之前,DBA首先调查数据库的用户需求。
    • 在数据库设计阶段,DBA要负责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和功用数据字典的研制,要负责各级数据库模式的设计,负责数据库安全,可靠方面的设计,决定文件组织的方法。
    • 在数据库运行阶段,DBA要负责对用户进行数据库方面的培训,负责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维护,用户的使用权限等,负责监控数据库的性能。

三,数据库系统(DBS

  1. DBS定义: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组成。
  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模式定义: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仅仅涉及型的描述,而不涉及具体的值。
    2)三级模式结构:

    •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的用户视图,是和某个应用相关的数据逻辑表示;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视图,是数据库的整个逻辑描述,并说明一个数据库所采用的数据模型;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库的内部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3. 二级映像功能和数据独立性
    1)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DBA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出相应改变,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改变,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唯一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和存储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改变时,DBA将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出相应的改变,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4.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单用户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最早最简单,不能共享数据;
    2)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结构简单,数据易于维护维护和管理,但系统的可靠性不高;
    3)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在逻辑上上一个整体,但是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
    4)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5.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流程
    1)DBA建立并维护数据库;
    2)用户编写应用程序;
    3)应用程序在DBMS支持下运行,在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用户源程序翻译为目标代码后,即可启动目标程序。

四,数据库的发展

  1. 人工管理阶段
    1)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 文件系统阶段
    1)优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有专门的软件即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系统把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文件的形式多样化;
    2)缺点: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数据联系弱。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4.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 数据模型
  •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
  • 数据操作
  • 数据库理论:主要集中在关系的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理论等。

    代表性的数据库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 因特网上的Web数据库
    • 面向对象数据库
    • 多媒体数据库
  • 并行数据库

  • 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库和主动数据库

  • 模糊数据库系统

坚持原创技术分享,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